说书讲古唱袁黄了凡四训古风存西部文

2022/9/12 来源:不详

袁黄,号了凡,是多年前从浙江到天津宝坻的“帮扶干部”,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

今天,天津市宝坻区民风淳朴,人们依然用袁黄留下的《了凡四训》作为家教家风的标准,传承着他倡导的创新精神、善行文化和实干精神。

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

小站稻是天津农业的金字招牌,但没有袁黄,可能就没有小站稻。

明代万历年间的知县袁黄首先在天津地区种植水稻,比大家熟知的徐光启早20多年,是天津历史上改水种稻的先驱。

当年,袁黄选定了离城几十里远的葫芦窝村做试验,手把手地教百姓育苗、插秧和中后期管理。金秋时节,稻田中结满了黄澄澄的稻穗。从此,宝坻地区滩涂变良田。

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村民听着袁黄的故事长大,今天,他们也在琢磨着靠新产业致富。

日前,走进宝坻区大钟庄镇牛庄子村,目之所及尽是葫芦。高高耸立的牌坊上,“葫芦小镇”四个大字引人注目,道路两旁矗立着形态各异、“绣”满吉祥花纹的葫芦雕塑。这里就是曾经的葫芦窝村。

“一个人做葫芦,不如一群人做。”当地葫芦产业领头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伟说。曾经这里以种水稻为业,自年宝坻区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后,葫芦给村子带来新面貌。村民收入上去了,村子知名度也打开了。但经过几年发展,赵伟的紧迫感反而更强烈了。“一个人办企业,其他人打打工,这样永远都是小打小闹。”在他看来,只有让村民融入特色产业,一起来办企业,才能让产业更具活力,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赵伟琢磨,发展葫芦产业,要种葫芦刻葫芦,还要打造葫芦主题的文旅产业。“我们逐步改变以往的企业家单打独斗、村民到厂里打工的分工方式,通过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孵化新的盈利模式,鼓励村民做葫芦产业的创新示范者。”牛庄子村所属的大钟庄镇副镇长白宗昌坦言,鼓励村民办企业搞产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方面,镇上既通过各种政策举措鼓励村民参与,也通过科研院所的产业创新试点,让村民看到盈利点、尝到甜头,从而实现产业参与者队伍的不断壮大。

袁黄带来的创新精神,始终影响着宝坻人。在宝坻区,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已达家,辐射带动农民16万人,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54个,金仓互联网等电商平台日均销售农产品80吨,晒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乡村振兴成绩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宝坻交通、生态、资源等优势愈加凸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京东黄金走廊、京唐京滨高铁宝坻枢纽站加速建设,“国家卫生区”称号以及“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更是为优化营商环境添了一把柴。

改善家风村约的善行文化

“和谐友善勤俭节约”,指着门外墙上的扇形小牌子,宝坻区霍各庄镇北马庄村村民张绍舫教小孙子认起了字,而这个扇形小牌子上印刻的就是他家的家风。

不只是张绍舫家门外墙上挂着家风牌,北马庄村家家户户门外墙上都有家风牌。

“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这是大家共同奋斗的成果,我们家认领的家风牌是‘勤俭持家勤劳创业’,希望这种精神能在家族中传承下去。”老党员张宗福说。

北马庄村不大,只有户人,但是环境整洁,村风淳朴。村党支部书记张宗才说:“我们村的村风基础特别好,我们制作这个家风牌也是想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大人孩子每每路过都能看到,无论是对自己、对孩子、还是对他人,都可以起到一个提醒作用。总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声音告诉你,你该怎么做。”

天津市宝坻区相继建成了凡纪念馆、了凡图书馆,弘扬善德家风文化,宝坻日渐成为凡思想文化传播的源头,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了凡四训》爱好者慕名前来探访寻根。

宝坻袁黄研究会原会长倪守强说:“了凡纪念馆成立以后,全国各地来探寻了凡文化魅力的游客越来越多。特别是节假日,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纪念馆参观。”年,了凡纪念馆被天津市妇联授予“天津市家教家风创新实践基地”称号;年,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凡纪念馆也逐渐成为袁黄思想文化研究的学术阵地、各级党员干部培训的精神高地、中小学校的教育基地、家风家教的教育基地。

在宝坻,《了凡四训》家喻户晓,《袁黄劝农》《说书讲古唱袁黄》等评剧、京东大鼓作品在城乡广为传唱,善行、善举、善政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感动宝坻、感动天津、感动全国的道德模范人物。截至目前,宝坻区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人获得天津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人荣登“好人榜”,7个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人被评为“天津好人”。

勤政爱民的实干精神

董永忠是村民眼中的“好小伙”,更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修路、植树、建广场、清理坑塘、打造湿地公园,发展乡村旅游……

董永忠是听着袁黄的故事长大的。他听村里的老一辈人讲,袁黄在宝坻任知县时到八门城一带察看农业生产情况,从乡绅口中了解到旱情最重的小甸村连吃水都难时,马上到当地察看灾情。袁黄决定开渠引水,小甸村全村老少一齐上阵,历时两个多月,从小甸村至张头窝村开渠六华里多,渠宽18米,深1.5米,终于把蓟运河水引到了小甸村。

这段故事在《宝坻政书》的“开河申文”中有记载。如今,虽然那条“袁黄渠”已不见了踪影,但袁黄为小甸村开渠引水的事迹经过村民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从历史到现实,从思想到实践,宝坻区以建设善行宝坻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传承弘扬了凡思想文化,不断丰富人文宝坻历史文化内涵,珍视文化遗产,提升思想文化自觉,激活更多地方精神资源,阐发历史文化的现代价值。

董永忠自年担任宝坻区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让赵家湾村从贫困村转变成一个环境优美、村民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的富裕村,村庄是区里的首批生态旅游村,并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任职16年来,每次换届董永忠都以高支持率获得连选连任。村民们说:“有他在,才能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

“村集体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花得值才对得起全村村民。”村广场铺砖时,他要求必须跟家里一样,地要平,走线要一致。村里修水泥路,为防天气突变,必须赶进度,夜间也得赶工,董永忠白天黑夜都守在现场。村民常常笑称他是身兼“东家”“管家”“工人”“工程监理”等多职于一身。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决定将两个相连的20亩坑塘打造成集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亭榭桥廊。村民们说:“那段时间,董书记天天去现场监工,比工头去得都勤。哪里砖铺得不平整,他都会要求工人重新再铺一遍,时常自己上手干。”

几年来,这个不到口人的小村实现了华丽变身。赵家湾村还被确定为全市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村之一。

“村子发展得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是不是有担当。”董永忠说,作为村子里的带头人,同时身为一名员,就是要时刻想着干什么事才是为村子好,才算给村民干实事,这样也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不辜负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本报刘茜陈建强)

作者/来源:光明日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