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听宝坻丨怀念讲台澎湃在线

2023/3/3 来源:不详

                            

年金秋时节,20岁的我,怀揣着崭新的大学毕业证,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年轻的中学历史教师。我的高中母校——天津市宝坻县(现宝坻区)王卜庄高中,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这一站就是11年。

我的高中母校,坐落在美丽的鲍丘河畔,生态宜人的河景和校园外不远处那棵余年的古柏,相互映衬,给母校校园增添了几多灵气。刚参加工作时,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很差,老旧的校舍和陈旧的课桌课凳,与我上高中时没有多少变化。教学工作是繁重而艰苦的,大学毕业后当上“孩子王”,我也曾被一些对教师职业有偏见的人所奚落。

我没有因为农村中学的艰苦和教师待遇的偏低而失落,也从没有看低自己。高考制度恢复第三年,我从一个农家娃成为一名大学生,依靠国家助学金资助接受大学教育,顺利完成师范学业,被分配到母校任教。风华正茂的我,怀着感恩之心,走上“三尺讲台”,投入到紧张的历史教学工作中。

当时,学校里的历史教师只有我一个人。刚一参加工作,我就接手高三文科毕业班的历史课,还担起几个非毕业班的历史教学任务,能够把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撑起高中母校的历史教学,在深感压力的同时,我的内心也充满自豪。当一名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回报家乡,我感到很光荣。

立足“讲台”,我力求讲深讲透历史知识,把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我曾把自己在教学中总结出的多种“历史知识记忆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爱学。比如在教授重要历史人物时,我引导学生在“跳读”中寻找某一位重要人物分散在历史课本不同章节中的典型事迹,聚合起这个历史人物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较为完整地把握和认识人物,记住有关知识。教学中,我教学生背诵“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一分钟“穿越”中国历史三千年,启发和引导学生练就“熟能生巧”的基本功。

历史知识蕴含着很多的历史道理,课堂教学中,我不光传授历史知识,更注意把一些历史道理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让历史教学与历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历史课堂教学得到深化,真正把历史教学与“立德树人”融合在一起。比如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我尤其重视用历史知识诠释: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抗争史和“五四”爱国运动,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托起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把中国引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在历史教学的讲台上,我抱定这样的一个原则,传授历史知识,必须给学生讲清楚历史道理。历史教育对学生的求知、成才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紧张的教学之余,我还注意教改探索和史学研究,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和读史心得写出来,使教学工作得以延伸和深化。年,我23岁,撰写的历史考证类文章《“张楚”不是国号而是口号》,刊登在《天津日报》上,文章提出的史学新观点,在当时史学界引起反响,后被《新华文摘》摘编。年,我撰写的教研论文《历史图画教学探讨》,获全县首届中小学教学改革论文一等奖。年,我在教学之余先后撰写的《应对学生进行“五种教育”》和《强化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分别发表在当年《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上。这些教学心得的提炼和教学成果的取得,都是我以“三尺讲台”为根,追求创新的收获和记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与“讲台”相守的青春岁月,一晃过去26年了,我的职业经历也在我的而立之年和知天命之年分别发生了两次变化。回眸往事,追忆相守讲台的经历,我依然激动不已,教室里,我的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又在耳畔响起,他们渴求知识的炽热目光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讲台,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深厚情结,它令我永远回味和怀念。

作者:王宗征

来源:宝坻电台微广播

原标题:《网听宝坻丨怀念讲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