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大坻绿色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2022/9/30 来源:不详

红网时刻3月24日讯(通讯员马固良李水常)3月24日,新邵县迎光乡大坻村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48名党员和志愿者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荒坡、路边、屋边、塘边等“四边”种下黄桃树、桂花树、紫薇树多株,又一次为大美大坻喜添新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一席话,给了大坻村以启迪和振奋,也让他们尝到了近年来走绿色发展的甜头。

一条河,从古流到今

新邵县的迎光乡大坻村是新邵最偏远的乡村,该村与隆回、新化两县接壤,俗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户人。该村山多地少,平均海拔米,山林面积亩,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56亩,而且多是沙性土壤,农作物收成偏低。大坻村宋代以前属于梅山峒蛮三大核心居住区之一,也是宋将石曦大战梅山蛮的千年古战场遗址,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和熏陶,至今还保留较多文化遗迹和美丽传说,系目前邵阳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梅山文化核心区。该村自然资源丰富,植被保存完好,负氧量高。林地面积占村总域面积的80%,其中最有名的属十重大界山,巍巍群山威武壮观。每年5月,从山脚仰望十重大界,山顶云雾缭绕,山上一簇簇野生杜鹃花娇艳多姿,与山下梯田人家构成一幅绝美的世外桃源景象,令不少游客流连忘返。而林中溪水潺潺,穿流村内,其水质清澈,清甜怡人。红豆杉、野生猕猴桃、野生樱桃、野生板栗、楠木、杜鹃等珍稀植物交相妆点,也让大坻村秀丽绝伦,好似人间仙境一般。

因当地历史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大坻村曾被列为全省深度贫困村。年3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驻村工作队入村后,十分看重这里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明确了在保护好生态环境上下功夫。

发源于十重大界的一条主河流流经全村,汇入石马江流域。这条河流因为年久失修,引发河水泛滥,冲毁良田。为此,村里投资了多万元进行河堤修缮、淤泥清除,在两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主长度12公里的高标准河堤建设。同时完善机制,健全治理体系,形成了“河长”、村长、组长三级治理,包段包点,三级担责。“河长”每日巡河,组长每周复查,村长每月督查;并邀请党员、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乡政府水利部门实行每月一“会诊”,把脉河流治理工作。从白色垃圾、鸡鸭放养、沙石倾倒等污染源头把关;其次是严格奖罚措施,凡是发现鸡鸭在河道放养的每次罚款元,倾倒渣土的除责令自动清理外,并每次罚款元。如此一来,这条哺育了全体村民的主河道一年四季河清水绿,从古流到今,尽显生态魅力。

一盘棋激活绿色茶

3年前,大坻村以传统产业为主,村民靠种水稻、玉米、红薯,以及养牛、猪、鸡、鸭为主,无重点产业,更无特色产业。因为没有造血功能,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如何尽快为他们注入脱贫的活力?驻村工作队长王林志与他的队员们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发展产业,才是正确的首选,而产业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既需更大投入,也存在市场风险。尽管如此,办法总比困难多,目标已定,决不退缩。

年6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从永州市引进了一种不一样的茶——舜赐茶。这种茶之所以不一样,首先是口感不一样,自然甜;其次是耕种不一样,不能施化肥和洒农药,只能是有机肥;第三个不一样是舜赐茶既有茶的味道,又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自年开始,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新邵县舜赐茶生物科技公司,采取“基地+农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已流转旱土、荒土亩种植舜赐茶,并投资余万元建起了钢结构的生产厂房,建筑面积多平方米,年10月正式运行投产。

以舜赐茶为主打产业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贫困户和村民建立了种植、收购、加工,有的村民则以土地入股分红的利益连接机制,让村民尝到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甜头。贫困户李红强原长期在外务工,收入低,家庭负担重,他千方百计筹资5万元,承包土地15亩,于年种植舜赐茶,并套种药用牡丹、金银花,仅年销售收入就达2万余元,预计以后每年将以40%的速度递增收入。

大坻村舜赐茶产业,不仅给村民增收创收,年户均增收元以上,而且让山坡变绿,地头变青,为下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条心主打生态牌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仅体现在河道治理、产业发展上,还全面贯穿到村民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走进大坻能够领略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这里空气新鲜,泉水叮咚,让人真正地回归大自然”。新华社中国名牌总编辑周志懿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都要走进美丽大坻采风,置身于十万亩杜鹃花海,仰望万里蓝天,别有一番韵味。

大坻的十万亩杜鹃花海,每年4至5月要接纳3-4万游客,在这里,游客除了欣赏大自然风光,还能吃上纯自然的绿色食物水蜜花粑粑,蕨粑以及“四季踏雪”猪肉等。

大坻村村民形成了保护生态就是保住“金饭碗”的共识,主打生态牌,决不辜负大自然的美丽馈赠。近年来,投入多万元,打造了两口污水塘,新修了3条臭水沟,并每年坚持植树造林,美化院落,在荒坡上、公路边扎上竹篱笆,撒下了百日草、野菊花,种植黄桃树、桂花树、紫薇树等2万多株,还打造人文景观18处。

该村院落卫生、人居环境在全乡,乃至全县首屈一指。

如今的大坻,山美水美人更美,生态扶贫结硕果,村民的幸福指数年年攀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