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高扬幸福绵长

2024/9/15 来源:不详

冯家庄村开展家语入心青少年书画笔会。 受访者供图走进天津市宝坻区尔王庄镇冯家庄村,第一印象就是:稻田果蔬两路开,绿树红花鸟声脆;九曲长廊挂蔷薇,十亩荷塘扬碧波。在村党史馆听老支书于广和话古今,不禁又生出“红色党史远名扬,绿色生态瓜果香”之感。冯家庄村是宝坻区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在天津市委组织部的帮扶下,建成了天津市第一个村党史馆,也是宝坻区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吸引着全市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农村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经常来参观学习。红色资源拉动了绿色经济,水稻、稻蟹综合种养、果蔬等乡村产业加快发展,村容村貌持续改善,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党建引领把方向持续发力惠民生眼下,冯家庄村连接省级公路的乡村路正紧张施工,挖掘机、推土机轰鸣声不绝于耳,运料车辆来回穿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为说:“这是村里今年为群众办的实事之一,翻修主街道路及硬化出村道路2.1公里,可以极大地方便村民出行和产业发展。”自年开展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以来,冯家庄村党支部按照尔王庄镇党委关于“农村基层党建提质行动”的要求,年年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任务清单和民生实事清单,群众议事下单,干部照单履职,其中年排定29项,10月底实现全部“交账”。实事年年办,村庄处处新。平方米的党史馆拔地而起,村内米道路全部硬化,户村居全天候供水供气,户厕改造%覆盖,60盏路灯点亮乡间小道,垃圾分类蔚然成风。建成月季园、赏荷平台、“五爱”教育长廊、健身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冯家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天津市平安村,年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推荐名单。强村富民有思路产业振兴翻新篇“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渔网做门帘,挂满树;走进才见,几户人家住。”宝坻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宇随口吟出几句诗,听着优美,其实是冯家庄过去路难走、钱难挣、人难留的写照。冯家庄村地势低洼,下点雨就容易涝,多年来以种高粱、养鱼为主业,十几年前各家各户才开始种植水稻,但也存在着种植分散、销售难等问题。镇村干部和村民齐聚“议事厅”,几经讨论,觉得还是放大红色优势和生态优势是条振兴产业的好路子。年10月注册成立了冯家庄村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发挥党史馆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开展旅游、研学、培训等业务。公司成立一年来,累计接待旅行团和青少年研学团队90批次,创收5万余元。冯家庄村还做好土地流转文章,今年初将亩农田流转出去,租金由过去的每亩元提升至元,五年流转期内增加村集体收入61.25万元。引进了富丽香江农业产业园、圣诺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发展蔬菜棚室多亩,种植蔬菜瓜果30余种,游客和订单纷至沓来,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又有新增加。春风化雨淳民风发展成果同分享走进冯家庄村,不必说湛蓝的天空、金黄的稻田、碧绿的菜畦映衬着秀美的村庄,也不必说整洁的巷道、静谧的小院荡起乡愁的涟漪,单是其乐融融的乡风,就传递着人情味、文化味、乡土味,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好乡风是“治”出来的。村党支部探索建立了“一网统管”基层治理新路径,整合“并网”村内7个网格,设置网格长2名、网格员7名,承担防诈宣传、综治维稳、村内环境整治等工作,一张网“兜”住了村里的大事小情。昔日的侵街占道、乱堆乱放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水泥路和村民幸福的笑容。积极推广基层治理积分制,制定红心相“冯”集“心”管理办法,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家庭美德、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公益美德、兴业致富、乡村建设等方面设8大类细则,让讲文明有了量化指标,村民凭积分兑换日用品,常住村民参与率达到%。在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凝聚民心、传承文明的载体。冯家庄村突出家风建设重要性,征集评选出几十条优良家训挂在群众家门口,家风家训“上墙”,乡风文明“上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