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关三地开花的表里乾坤

2022/9/20 来源:不详

一个中关村,三地皆开花。开花是“表”,创新协同是“里”。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融雪

北京报道

年3月12日,在保定涿州·中关村和谷创新产业园,工作人员在组装电子产品(牟宇/摄)

年的七夕,北京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伟第一次来到天津市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

彼时,工地一片荒凉。但他听到中关村方面的工作人员说“年底要在这里吃饺子”,便立即作了一个决定——“如果能有这样的速度和决心,我们公司就搬进来!”

年12月,舒伟的公司正式签约入驻宝坻。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他说,“不论在哪里,都相信‘中关村’这三个字。”

事实上,舒伟的公司所入驻的“中关村”,在京津冀地区只是树干上的一条枝杈。

“截至年底,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已超过家,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近亿元。”中关村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介绍:“中关村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目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多个园区已各具特色、效应初显。”

一个中关村,三地皆开花。

开花是“表”,创新协同是“里”。五年来,再造“新中关”的模式正逐渐成熟,成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和缩影。

五年磨一剑

在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中成眼里,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项目的进度并不算快。

“从年11月30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算起,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可谓五年磨一剑。”高中成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回想起来,他的宝坻初印象乃是一片毫无工业气息的玉米地。

“选址宝坻,一个因素是它距北京东四环不到70公里,有交通地理上的优势;还有一个因素,是考虑到一张白纸好作画。不过,以千亿元的海量投资打造14.5平方公里的园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没有先例的挑战。”

在该项目落地之前,中关村走出北京、布局津冀已有多个样本,包括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和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但二者皆为轻资产项目。

关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项目的挑战,高中成向《瞭望东方周刊》解释道:“千亿元资金砸进去,必须考虑投资回报。比如,产业园吸引高精尖企业入驻往往减免税金,但我们入驻的全都是高精尖,全都减免吗?钱从哪里回笼呢?”

“最容易的路径也最需要警惕,科技城坚决不能做成房地产项目。如果靠修路做配套卖住宅,当然能快速回笼资金,但炒高房价必将伤及产业人群,从而伤及产业根本。”他说。

为此,该项目团队用了长达三年的时间,研究如何统筹开发,把玉米地变成真正的产业新城。

首先是研究项目的产业规划,读懂中央文件里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要义。

此外,还要研究宝坻本地的人口规划、生态规划、空间规划、投入产出规划和开发模式规划等。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把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平台、京津双城记的桥头堡工程。

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数谷大厦

联动与博弈

中关村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五年来,中关村在京津冀的每一个合作项目,都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先行先试的特点,得到了北京、天津和河北政府的高度重视。”

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为例,中关村方面与天津市宝坻区政府经过多轮磋商,于年12月26日签署了《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项目合作协议》。

年10月23日,京津冀三省市协同办联合发文,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

年10月15日,在京津两市高层领导会晤中,为推进京津协同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双方签署了《进一步加强京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年)》,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被列入两市重点合作项目。

目前,已有林德英利(天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拜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签了项目落地协议。

“年是我们的项目落地年,预计到年底将累计实现40个项目投资协议书签署,落地总投资额40亿元,年实现税收3亿元。”高中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每一项先行先试政策的背后都有博弈。

譬如,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规划吸纳常住人口5.8万人。关于人从哪里来,怎么留下来,就博弈了两个月。

高中成和宝坻区区长谈,五万多人不可能都来自天津,一定还有一部分“北漂”和产业人群。深圳、上海都给人才送房子,天津怎么吸引人才?

最终,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到宝坻区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解决了这个问题。

天津就此出台新的人才政策,将人才落户的准入门槛调整至中专毕业,年龄节点也相应放宽。

探索新模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曾这样说,“中关村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全面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合力,亟需探索新模式、融入新机制,发挥中关村创新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于年4月28日揭牌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全国首家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被当地人称作“双子座”。有着深色玻璃幕墙的两座塔楼紧紧相依,草坪齐整,车位充沛,甚至连商务会议室都预装上了投影仪……

当地政府斥资5.2亿元打造了优越的硬件,并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全权委托给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运营。

然而,挂牌运营两个月后,入驻的企业只有十多家,整个大楼空空荡荡。当一家保险公司找上门想包下两层办公区时,却被一口回绝了。

“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研发是我们的产业定位,再有效益的项目,也要先过这道‘门槛’。”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七林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把大楼填满、谋求短期租金收益不是我们的目的,再造中关村必须舍一时,谋长远。”

年11月22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正式揭牌成立,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随后入驻。

关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两地共建共管模式,石七林对本刊记者介绍:“关键在于顶层设计。”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作为滨海新区政府派出机构,不设行政级别,双主任分别由来自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和滨海新区的相关负责人担任。

“同时,北京和天津两市建立了协商合作与联动推进机制,设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领导小组,由两市常务副市长任组长,两市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以及滨海新区政府、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主要领导为成员。”石七林介绍道。

事实上,由于各自资源禀赋不同,再造中关村的每一个项目,都各具特色。

目前,在京津冀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关村园区合作模式还包括,以石家庄正定中关村产业基地为代表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以曹妃甸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等等。

理顺产业链条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看来,“中关村将优质高端的区域要素投射到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磁极,培育优质的区域增长极,推动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然而,都是中关村的品牌,从产业定位上看都是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京津冀上的中关村们,如何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

高中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每一个产业链都分为前中后端。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协同中,北京聚焦于研发孵化,河北和天津更侧重于产业成果转化。

“北京是技术研发创新的策源地,天津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河北的制造业成熟、技术承接潜力显著。”辜胜阻明确指出,京津冀三地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与产品生产方面各有所长。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便可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对于北京而言,三地的产业协同不仅仅是释放经济潜力,还要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走进津冀,中关村的科技成果转化亦有了更强大的产业链支持。

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在北京中关村海淀园区。“我们把军用部分留在了北京,军民融合类的搬到了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扩大了产能。”舒伟对本刊记者说。

“我们公司的起点也是在北京。年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政策,我们就把运营与管理部门落在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研发部门留在了北京。”保定华凯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翟鹏说。

螺蛳壳里做道场

“我们不单单引入北京中关村的企业,还会引入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等,让他们落户,把我们园区打造成为类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投促局局长王晓伟说。

“类中关村生态”,是本刊记者在此次采访中听到的高频词。要理解这个概念,首先要理解中关村生态。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啟文曾总结,中关村服务创新创业,靠的不是简单地集聚创新要素和主体,不是简单地提供政策优惠,而是形成有利于“要素聚合、主体协同、文化融合、环境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类中关村生态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场又一场的具体行动。”高中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我们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不仅要强化科技金融、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导入,更要提升当地政府服务市场的理念。”

譬如,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项目中,中关村协同发展中心就早早组织了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的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创投公司、基金公司等4家科技金融机构走进宝坻,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只是,一张白纸好作画,打造生态体系却绝非一日之功。

于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举办沙龙和分享会,成为每个再造中关村项目的常规动作。

最初,来参会的可能只是基层办事员、行政人员,打盹、玩手机、迟到早退是常态。甚至,台上的专家分享未毕,台下听众已经走掉了一半。

不过,随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来了、硅谷成功企业家代表来了、经济学家来了,各家董事长、总经理也渐次登场,甚至外地的企业家也会闻风而来。

就这样,一场场交流活动办下来,一个个人才、技术平台引进来,好项目诞生了,效益出来了……

舒伟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我们为什么落户宝坻?其实就是相信‘中关村’这三个字。我们相信中关村真心实意、有经验有能力,会给企业解决难题、做好服务。”

据说,企业家中间流传着一个小故事。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揭牌前一天,中关村方面发了一个“紧急通知”,改变了会务组已经安排好的座位布置。

按照惯例,会场正前方只设两排领导席。但中关村方面态度坚决,一定要把与会高新企业安排到前排,一定要在椅背上标明公司名称。

第二天的揭牌仪式上,有的高新区领导也只拿到了“站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