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解卦故事ldquo蛊
2022/5/31 来源:不详4、昭公元年(公元前年)何谓蛊?
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
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
笔记
(1)译文:
赵孟问:“什么叫蛊?”答复说:“这是沉迷惑乱所产生的。在文字里,器皿中的毒虫为蛊,谷物中的飞虫也为蛊;
在《周易》里,女人迷惑男人,大风吹落山木叫《蛊》。这全是同类事物。”赵孟讲:“好医生啊。”送给他很贵重的礼物而送他回去。
(2)此处引用《周易》中的《蛊》卦,并引用其卦、爻辞,也只是说了蛊卦的内外为山外卦为风的卦象,故有“风落山”。说明晋候的病。
5、昭公二十九年(前)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
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
齐侯使高张来唁公。
公如晋,次于乾侯。
夏四月庚子,叔诣卒。
秋七月。
冬十月,郓溃。
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处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子家子曰:“齐卑君矣!君只辱焉。”公如乾侯。
三月己卯,京师杀召伯盈、尹氏固及原伯鲁之子。尹固之复也,有妇人遇之周郊,尤之,曰:“处则劝人为祸,行则数日而反。是夫也,其过三岁乎?”
夏五月庚寅,王子赵车入于鄻以叛,阴不佞败之。
平子每岁贾马,具从者之衣履,而归之于乾侯。公执归马者,卖之,乃不归马。
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堑而死。公将为之椟,子家子曰:“从者病矣,请以食之。”乃以帏裹之。
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于齐侯,遂入羔裘。齐侯喜,与之阳谷。公衍、公为之生也,其母偕出。公衍先生,公为之母曰:“相与偕出,请相与偕告。”三日,公为生,其母先以告,公为为兄。
公私喜于阳谷,而思于鲁。曰:“务人为此祸也。且后生而为兄,其诬也久矣。”乃黜之,而以公衍为大子。
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
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
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
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
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献子曰:“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
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
《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
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
对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
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
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
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
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寅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奸也。又加范氏焉,易之,亡也。其及赵氏,赵孟与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
笔记
(1)
本年所述昭公在乾侯的内容,以及追述的相关往事,皆出自鲁史官记录。
“三月己卯,京师杀召伯盈、尹氏固及原伯鲁之子”及“夏五月庚寅,王子赵车入于鄻以叛”等,系王子朝之乱的余绪,经皆不载,应为取自有关此次内乱的史官实录。
“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云云,明显为取自后世传闻。蔡墨之语长达数百言,牵涉诸多上古时代传说史迹。诸如“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
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等等,
其实都是神话传说,而为后之学者不断考证诠释,皆无定谳。其中一些内容或有史影,然亦不乏后人夸饰。如“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之类,考之《荀子·非十二子》及《尚书·洪范》等文献,五行之说成之于战国应属定论。
故而此类观念,应皆为战国时人认识。其思想史的价值自无疑问,而史实则多属荒诞无稽,不必深究。
《左传》中的梓慎、师服、师己、蔡墨(即史墨)等人,都是卜史日官之流,为一特殊群体,共同特点是喜欢造作预言。其人其事往往真假掺杂,属于假托的成分甚多。
故凡涉及此等人物的言论,都需认真分析。本年末段所言“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云云,也是预言。
所言晋国“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应有其事。其后的“仲尼曰”,言“贵贱不愆,所谓度也”,“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等等,亦符合孔子思想,或为孔子言论,为左氏所采入。
(2)译文
二十九年春天,昭公从乾侯回到鲁国,住到郓地。齐景公派高张前来慰问,称昭公为主君。子家懿伯讲:“齐侯已经看不起国君了,国君真是自招羞辱。”
三月十三日,京城里的军队杀死子朝的党羽召伯盈、尹氏固跟原伯鲁的儿子。尹氏固从楚国回来时,曾在周都郊外碰到一个妇人,
那妇人谴责他说:“住到哪儿都煽动别人作乱,逃走几天就又回来,如此的人能活三年吗?”
夏天五月二十五日,子朝余党王子赵车到地发动了暴乱,阴不佞带兵将其打败。
季平子每年都买一些马匹,而且为昭公的随从人员准备
了衣服跟鞋子,送到乾侯。昭公却把前去送马的人抓了起来,并把马卖掉。从这后季平子就不再送马了。
卫灵公献给昭公一匹驾车的马,名为启服,后来这匹马掉到坑里死了。昭公想要为马做一口棺材。懿伯讲:“随从人员都饿得有病了,还是把马让他们吃了吧。”昭公这才答应用破旧的帷帐把马裹起来埋得。
昭公赐给公衍一件羔羊皮衣,让他去献给齐景公一块雕有龙纹的美玉。公衍则连同羔羊皮衣一块献给了景公。景公很快乐,把阳谷一地封给了他。先前,公衍、公为出生时,两人的母亲一块进入产房。最后公衍生的早。
公为的母亲说:“我们一块进来,希望能一块去向国君报喜。”三天之后,公为才出生。不过公为的母亲先去报告了国君,故而公为就成了哥哥。
昭公内心很喜欢阳谷这个地方,又想起先前在鲁国的这段往事,讲:“这次弃位出逃完全是公为引起的祸端。再说他出生在后却做了哥哥,把我欺骗了这么多年。”于是便废黜了公为,立公衍为太子。
秋天,在晋都绛城的郊外发现了一条龙。魏舒向蔡墨问道:“我听说在虫类动物中,没有比龙更有智慧的了。正由于人们活捉不到龙,故而才觉得它最有智慧,真是这样吗?
”蔡墨答复说:“真的是人没有智慧,而不是龙有智慧。古代曾有人养龙,故而国内才有豢龙氏,有御龙氏。”魏舒说:“这两个家族,我也听说过,不过不知他们的具体情形,说的是如何一回事呢?”
蔡墨说:“先前有国的国君叔安有一个后代叫董父,十分喜欢龙。他能依据龙的饮食习性喂养,故而很多龙都去他那儿。他便专门驯养龙,来服侍帝舜。帝舜赐他姓为董,氏为豢龙,而且把他封在川,夷氏便是他的后代。
故而帝舜氏世世代代都有养龙的。到了夏代孔甲时,由于孔甲能顺服天帝,天帝赐予他四条驾车的龙,两条黄河的龙,两条汉水的龙,各有一雌一雄。
孔甲不会喂养,又没有找到豢龙氏的后人。在陶唐氏衰落后,他的后代中有一个人叫刘累,他曾向豢龙氏学过驯养龙的办法,于是就事奉孔甲,从而让这几条龙获得了喂养。孔甲为了奖励他,赐予他氏为御龙,以代替豕韦氏的后代。
后来其中一条雌龙死了,刘累就偷偷把龙肉做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吃了之后,不久又向刘累要这东西吃。刘累由于害怕就迁往鲁县,范氏就是他的后代。”
魏舒说:“那么如今为何没有龙这种东西了?”蔡墨说:“任何一种东西都有相应的官员负责管理,官员要不断地学习管理方法,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思考这件事,一旦失职,便会搭上性命,失去官位的人就享受不到俸禄。
只有官员长期从事某一职业,此种东西才能来到。要是放弃,它就隐伏起来,抑郁而得不到繁殖。故而有管理五行的官员,这便是五官。他们的姓氏世代承袭,生前封爵为上公,死后又成为尊贵的神灵。
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五种祭奠对象,获得了极高的尊奉。木官之长称句芒,火官之长称祝融,金官之长称蓐收,水官之长称玄冥,土官之长称后土。龙是水中的动物。因为水官被废黜了,故而龙也就无法被人活捉了。
要是不是这样,《周易》中如何有多处记录:乾卦说:‘潜藏水中的龙,暂时不宜施展才能’。同人卦说:‘巨龙出现在田野。’大有卦说:‘巨龙在天空飞舞。’卦说:‘巨龙伸直身子十分懊悔。’
坤卦说:‘群龙出现不过没有龙王,吉利。’坤卦变成剥卦时,说:‘龙在荒野搏斗。’要是龙不是每天早晚都出现,古人如何能描写得这样活灵活现呢?”魏舒说:“国家这五种祭奠对象,是哪一代帝王的五官呢?”
蔡墨答复说:“少氏有四个弟弟,分别称重、该、修、熙,他们很擅长管理金、木和水。于是就任用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跟熙为玄冥。
他们世世代代都能恪尽职守,故而能辅助穷桑帝取得成功,这是五种祭奠中的三祀。颛顼氏有个儿子称犁,出任祝融;共工氏有个儿子名句龙,提任后土,这是另外二祀。
后土便是土地神;五谷神是田官之长。有烈山氏的儿子叫柱,是五谷神,夏朝以前受到祭奠。周朝的始祖弃也做过谷神,从商朝之后就祭奠他。”
冬天,晋国的赵鞅、荀寅领兵在汝水之滨筑城,并在晋国征收了四百八十斤铁,用以铸造刑鼎,铸刻范宣子所著的刑书。
孔子对此评论说:“看来晋国快要消亡了吧!它已失去了法度。晋国应当遵从唐叔传下来的法度,管理民众,卿大夫们各自维护他们的位次,民众才能尊重高贵的人,高贵的人也才能保守自己的职业。
贵贱等级没有差错,这便是法度。晋文公故而专门设置了掌管官职位次的官员,而且在被庐修订了唐叔的法律,故而他才能领导晋国成为盟主。
如今废弃这一法度,而铸造刑鼎,民众能在鼎上看到刑法的内容,还如何能保证高贵的人受到尊重呢?高贵的人还有什么职业值得保守呢?
没有贵贱高下的区别,还靠什么来管理国家呢?再说范宣子的刑法,是在夷地检阅军队时制定的,那是晋国的乱法啊,如何能把它作为国家的法律呢?”
蔡墨说:“范氏、中行氏或许要灭亡了吧!荀寅作为下卿,却违犯上司的命令,擅自铸造刑器作为国家的法律,这分明是在破坏法律啊。
还有范氏,企图更改国家已有的法律,也一定要灭亡。还要牵涉到赵氏,由于赵孟也参与了此事。不过赵孟是不得已才跟着这么干的,要是他能注重修养德行,就能够免于祸患。”
(3)通过乾卦初爻、二爻、四爻爻辞及变卦和坤卦初爻变,来讨论龙德。
6、昭公三十二年(前)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取阚。
夏,吴伐越。
秋七月。
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幾、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乾侯。
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其人也。
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吴乎!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
秋八月,王使富辛与石张如晋,请城成周。天子曰:
天降祸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乱心,以为伯父忧。我一二亲昵甥舅不遑启处,于今十年。勤戍五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弛周室之忧,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
今我欲徼福,假灵于成王,修成周之城,俾戍人无勤,诸侯用宁,蝥贼远屏,晋之力也。其委诸伯父,使伯父实重图之,俾我一人无征怨于百姓,而伯父有荣施,先王庸之。
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与其戍周,不如城之。天子实云,虽有后事,晋勿与知可也。从王命以纾诸侯,晋国无忧,是之不务,而又焉从事?”
魏献子曰:“善。”使伯音对曰:“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于诸侯,迟速衰序,于是焉在。”
冬十一月,晋魏舒、韩不信如京师,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寻盟,且令城成周。魏子南面。卫彪徯曰:“魏子必有大咎。干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
《诗》曰:‘敬天之怒,不敢戏豫;敬天之渝,不敢驰驱。’况敢干位以作大事乎?”
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恤,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
十二月,公疾,遍赐大夫,大夫不受。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轻服,受之。大夫皆受其赐。己未,公薨。子家子反赐于府人,曰:“吾不敢逆君命也。”大夫皆反其赐。书曰“公薨于乾侯”,言失其所也。
赵简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
始震而卜,卜人谒之,曰:‘生有嘉闻,其名曰友,为公室辅。’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
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鲁文公薨,而东门遂杀適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1)
“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其人也”,仍为解经语。按经自昭公三十年始,每年皆书“公在乾侯”,而传文的经师解释皆有不同。如三十年为“不先书郓与乾侯,非公,且征过也”;
三十一年为“言不能外内也”;本年则是“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其人也”。之所以有这些解释的不同,依据的便是每年的传文内容。但既然经所书都是“公在乾侯”,则经之书法蕴意有此差异由何体现?
是知凡此皆不过是解经者的主观猜测,盖不同经师看法不一,故解释自然不同。实则《春秋》之本意很可能不过是说明现状而已。
“王使富辛与石张如晋,请城成周”之“天子曰”,实为周王室的正式文书。语言简洁,意图明确,通篇都是春秋风格,是可靠的历史文献,可以了解当时情境下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
其他有关“城成周”的纪事,日期清晰,应出自晋史官记录,间杂有后来文字修饰成分。如:“(十一月)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恤,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
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估计原本应为:“(十一月)己丑,士弥牟营成周,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
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盖“属役赋丈,书以授帅”,即包括“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恤,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等内容。此等改动,未必取自后来传说,很可能是左氏径行修饰。
而“魏子南面。卫彪徯曰:‘魏子必有大咎。干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云云,与下年传文内容相连,带有预言性质。或其时卫彪徯确有议论,犹今言“他这么做必有恶果”,而其后果然应验,所以为鲁、郑等国史官记录。
史墨对赵简子问,言“地有五行”“社稷无常奉”等等。按五行观念一般认为源自战国邹衍,而《洪范》《甘誓》所说“五行”,学界多以为晚出。
至于“社稷无常奉”则指异姓夺位,此类事春秋稀见,至战国乃有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故而此段议论或有史影,文字上则有修饰改动。
(2)译文
三十二年春天,周历正月,“昭公住在乾侯。”《春秋》依然这样记录,说明昭公既到不了国外,也回不到国内,又不擅长使用身边的人才。
夏天,吴国攻击越国,这是吴国首次对越国用兵。史墨说:“用不了四十年,越国或许就要拥有吴国吧!由于如今岁星正运行在越国上空,而吴国偏偏在此时攻击越国,故而吴国必定会受到岁星的惩处。”
秋天八月,周天子派富辛和石张到晋国,请求为成周修城。天子说:“上天降灾给周朝,让我的兄弟们都产生了祸乱之心,给伯父带来了忧患。
我几个亲近的甥舅之国得不到安宁,已经有十年了,诸侯派兵保护周都也已经有五年了。我没有一天敢忘掉这个,整日提心吊胆,如同农夫盼望丰收年成一样,等候着收获季节的到来。
要是伯父肯施以大恩,重建晋文侯、晋文公的大业,缓解王室的忧患,以获得文王、武王的保佑,巩固盟主的地位,进一步宣扬晋国的美名,这便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先前成王曾召集诸侯在成周筑城,以作为周都的东都,表明了尊崇文治而不是依赖武功。如今我准备祈求成王保佑,修城成周的城池,让诸侯的守兵能够撤回,各国能够安宁,乱臣贼子被放逐远方,这都要依赖晋的力量。
现把这一任务交给伯父,请伯父认真思考。这样就不会使我受到民众的怨恨,伯父也便有了荣耀与功绩,先王的神灵也会酬谢您的。”
范献子对魏舒讲:“与其派兵戍守成周,倒不如增修它的城墙,这也是天子的要求。就算将来出现了什么意外,晋国也不会承担责任。
听从天子的命令,缓解诸侯的压力,晋国也没有了担忧,不尽量这么做,还能如何办呢?”魏舒说:“好。”就派伯音答复天子的使者:“既然天子有了命令,我们如何敢不听从呢?我们将尽快告诉各诸侯。至于修城的进度和任务量的分配,都由我们负责。”
冬天十一月,晋国的魏舒、韩不信到了京师,召请诸侯的大夫们在狄泉重温了平丘的盟约,而且下令要在成周修城。那时魏舒面南而坐。卫国的彪说:“魏舒必定会遭受大灾。
身为卿却坐在国君的位置上向诸侯颁布命令,这不是他能承受得了的。《诗经》说:‘畏惧上天生气,故而不敢儿戏;恐惧上天变脸,故而不敢放纵。’更何况竟敢越位为天子大兴土木呢?”
十四日,士弥牟设计为成周修城的施工方案,计算长度,估计高度,度量厚度,测算深度,确定挖掘土石的方向与远近,并预算工程所需时间、人数、材料、粮食,以便为各诸侯分配任务。
依据各国的大小确定劳工与工程的数量,还写成书面材料交给诸侯的大夫,并把总的规划送给刘文公。由韩简子负责监督。以此作为既定方案。
十二月,昭公生了病。他要普遍赏赐跟随他的大夫,不过大夫们不接受。赐予子家懿伯一对玉琥、一只玉环、一块玉璧还有一身又轻又好的衣服,懿伯接受了。
于是大夫们才都分别接受了奖赏。十二月十四日,昭公逝世。懿伯把昭公奖赏给他的东西交给管理财物的人,并讲:“我当初所以接受,是由于不敢违背国君的命令。”
大夫也都归还了奖赏。《春秋》记录:“公薨于乾侯。”意思是说昭公没有死于该死的地方。
赵简子问史墨:“季孙赶跑了他的国君,民众却很顺服他,诸侯又都帮助他,国君死在外地也没有人怪罪他,这是为何呢?”史墨答复说:“事物的存在方式各不一样,有的成双,有的成三,有的成五,有的有正有辅。
故而天上有日、月、星三辰,地上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身体有左右两则,人都有配偶,天子有公,诸侯有卿,都有辅助之人。
上天生了季氏,让他辅助鲁侯,历时已经很久了。民众顺服季氏,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吗?鲁国的国君世世放纵安逸,季氏却代代修德勤政,以致于民众忘记了国君的存在。
就算国君客死他乡,又有谁会怜悯他呢?奉祀社稷、管理国家的人不会固定不变,君臣的位置也不会永恒不变,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故而,《诗经》说:‘高山能够变成深谷,深谷能够变成山陵。’虞、夏、商三王的子孙现在都已变成了平民,这是您晓得的。
《易经》的卦象上,代表雷的震卦在乾卦之上便称大壮,这是上天的规律。先前的成季友是桓公的小儿子,文姜的爱子,在刚刚怀他的时候,曾做了占卜,卜人告诉桓公说:‘生下后就享有一个好名声,名字叫友,能辅助公室。’
生下来之后,真的与卜人说的一样,手上有一个酷似‘友’字的图案,故而就为其取名叫‘友’。不久他立了僖公,从而为鲁国立下大功,故而被封在费地,并官拜上卿。
直至季文子、季武子,每一代都能增加他们的家业,从不废弃祖先的功绩。鲁文公逝世时,东门遂杀害嫡子,立庶子为新君,之后鲁国国君开始丧失了国家的政权,政权落在季氏手中,
到如今这一代国君已经四代了。民众的心目中没有了他们的国君,国君还如何能获得国家政权呢?故而作为一个国君一定慎重地对待礼器和名声,不能随意把它们交给别人。”
(3)乾卦五爻、上交变为雷天大壮卦,代表雷的震卦在乾卦之上便称大壮,这是上天的规律。来说明季氏掌政符合天道。
7、左传中一些名句摘录于后:
(1)《隐公元年》(公元前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2)《隐公六年》(公元前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3)《隐公十一年》(公元前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4)《庄公十年》(公元前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闵公二年》(公元前年)“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6)《僖公十年》(公元前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7)《僖公十四年》(公元前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8)《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9)《宣公二年》(公元前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0)《襄公十一年》(公元前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1)《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12)《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13)《昭公十年》(公元前年)“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8、左传记事的13公,其时间如下:
(1)隐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11年
(2)桓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18年
(3)庄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32年
(4)闵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2年
(5)僖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33年
(6)文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18年
(7)宣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18年
(8)成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18年
(9)襄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31年
(10)昭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32年
(11)定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15年
(12)哀公(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27年
9、从新的视角研读《左传》
《左传》一书,因成书年代早,材料来源可靠,叙事系统翔实,一直为学界高度